灯影藏春秋 皮影中的烟火人间
发布时间:2024-06-17 12:17:29 浏览量:
闹龙宫(局部),灰皮影,清代早期。陕西皮影的大布景是皮影艺术的大融合,作品往往展现出严谨细致的做工和惊人的想象力。
图/文王靖升
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位于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区,展馆收藏国宝级皮影200余件。陕西皮影分为东、西、南三路,其中展品以明清时期的陕西东路皮影为主,另有部分灰皮影精品,包含头茬类、身段类、云朵类、神怪变化类、桌椅陈设类、中景大帐、皮影箱等,皮影所表现的题材无所不包。
质朴单纯的造型、优美生动的线条、繁简得宜的花纹展现了陕西皮影独特的造型特点,反映了陕西关中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同时也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陕西皮影的图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符号,更彰显了中国皮影艺术的典范,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花亭相会(局部),陕西东路皮影,清代。皮影戏中的影人造型玲珑剔透,艳而不俗,唱曲婉转悠扬,余音绕梁,整体风格阳刚中包含细腻,豪气里透着婉约。演出时,场面颇为壮观。
青蛇架(局部),灰皮影,清代早期。陕西东路皮影形体较大,图案简洁大方,西路皮影风格精巧,造型优美。演出时,利用皮影半透明效果,影像重叠,突出主体人物。
天官赐福云朵子,陕西东路皮影,清代。陕西东路皮影人物约十一寸高,雕刻精细,色彩富丽堂皇。
马王成圣云朵子,陕西东路皮影,清代。陕西东路皮影中的云朵子专用于神仙人物腾云驾雾、随意飞行的造型。一般由三至五片大牛皮缀接而成,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马王成圣云朵子,灰皮影,明代。灰皮影的制法特殊,秘而不传,存世极少的灰皮影皮色洁白晶莹,比一般的陕西皮影更为轻薄,透明度更高,色彩更加柔和淡雅,线条纤细流畅。
龙王出海(龙王轿),陕西东路皮影,清代。大场景的景片中,建筑部分遵循中国古代建筑形制,雕梁画栋均参照旧法,体现出的皮影戏细节丰富且气势宏大,完整还原场景,塑造“影中世界”。
龙王出海(水族仪仗队),陕西东路皮影,清代。皮影表演是靠光线透过镂刻的影人或道具投射在白色幕布上的活动影像来表现剧情,展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情态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
社火杂技,陕西东路皮影,清代。皮影戏中车船马轿 、奇妖怪兽都能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配以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极大丰富了皮影艺术的表现力。
火神专用头,灰皮影,明末清初。皮影角色的造型由头部和身子组成。头在皮影戏中称头茬,是皮影戏人物形象表现的重中之重,囊括了人物的忠、奸、善、恶等形象,主要依靠头饰来区分人物身份,有冠、盔、巾、发饰等不同头饰。
神头(莲花顶子),陕西东路皮影,清代。皮影人物的头部造型,多采用能体现面部线条美感的正侧面,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特征加以提炼和夸张,形成独特的脸谱艺术。
蜈蚣,灰皮影,明代。动物造型在陕西皮影中也有奇特的展现,通常以珍禽异兽的魔幻故事作为演出的内容。
花架,陕西东路皮影,清代。道具种类多、范围广,普通百姓人家的家具花纹相对简单,社会阶级高的人家家中的家具等陈设品图案更复杂,颜色也更绚丽,有些会有特定寓意。
象车,陕西东路皮影,清代。象车是陕西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小型箱底中的道具。在演出时,配以龙旌、凤羽扇等道具,构成帝后出巡的壮观的场景。
鳌,灰皮影,清代早期。陕西皮影动物形象颇为丰富,如马蛇豹虎、鱼鸟龙凤、牛羊象猪之类。并且龙凤自商周时期以来就被视为尊贵的象征,也被视为吉祥的祥兽。也有状元及第,独占鳌头的美好说法。